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,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。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,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。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、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、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、独创于世的。

十二时辰对照表

子时

23:00-00:59

丑时

01:00-02:59

寅时

03:00-04:59

卯时

05:00-06:59

辰时

07:00-08:59

巳时

09:00-10:59

午时

11:00-12:59

未时

13:00-14:59

申时

15:00-16:59

酉时

17:00-18:59

戌时

19:00-20:59

亥时

21:00-22:59

十二时辰释义

  • 子时 23:00-00:59

    又名子夜、中夜: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。(23时至凌晨1时)。鼠在这时间最活跃。

  • 丑时 01:00-02:59

    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。(上午1时至上午3时)。牛在这时候吃完草,准备耕田。

  • 寅时 03:00-04:59

    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,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称“平旦”,也就是我们现今所说的黎明之时。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,即每天清晨的3~5时。

  • 卯时 05:00-06:59

    指每天清早的5~7时。此时,旭日东升,光耀大地,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。

  • 辰时 07:00-08:59

    食时就是古代中国人民“朝食”(吃早饭)之时,即每天的7~9时。以地支命名,称之为辰时。

  • 巳时 09:00-10:59

    临近中午的时候为隅中,即上午的9~11时,用地支表示为巳时。

  • 午时 11:00-12:59

    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,即为正午的时辰。日中表示每天的11~13时。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,称作午时。

  • 未时 13:00-14:59

    “日昳”,以地支命名,即未时,指每日的13~15时。

  • 申时 15:00-16:59

    古代中国人民进餐习惯,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。因此,“晡时”之义即“第二次进餐之时”。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为申时,它指每天的15~17时。

  • 酉时 17:00-18:59

    古代中国人民用地支称这一时段为酉时。它指每日的17~19时。鸡在此时归巢。

  • 戌时 19:00-20:59

    指太阳落去,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,即19~21时。用地支表示为戌时。

  • 亥时 21:00-22:59

    这是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,它指当夜的21~23时,地支命名是亥时。“人定”的意思为:夜已很深,人们停止活动、安歇睡眠的时候。